混合動力汽車最早可追溯至1900年保時捷研制的第一臺串聯混動原型車,1997年發布的普銳斯開啟了豐田混動的統治時代,2021年自主品牌混動產品井噴出現,由此引領中國的混動市場快速發展;早期插混和增程路線曾一度被業內質疑,但憑借其在能耗、續航、安全等方面的優勢,插混及增程路線已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憑借能效、續航、安全等方面的優勢,插混及增程已成為重要動力路線,業內有哪些實踐探索?
徐長明:插混及增程兼具經濟性和科技感,成為NEV增長新動能
國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在三十一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技術“重塑市場-市場與產業重點趨勢預測”分論壇中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NEV)滲透率逐漸提高,推動NEV增長的主要動力已從純電動汽車轉變為有發動機的插電混動及增程汽車。
徐長明表示:“從區域市場看,PHEV(含REEV)滲透率基本均衡,且同步提升。插混及增程相較油車具有更強的經濟性、駕駛感和科技感,相較純電動汽車沒有里程焦慮,更適配我國中西部省份的車輛使用需求。”
比亞迪朱興佳:“后補貼時代”混動滲透率有望五年內提高到35%
比亞迪汽車工程研究院產品技術規劃中心經理朱興佳認為,從增速上看,近幾年插混和純電走出了“剪刀差”,純電增速放緩,而插混維持高增長,主流新能源品牌也紛紛開始布局插混產品,無論是PHEV還是REEV,都已逐漸被市場接受。
朱興佳表示,“后補貼”時代,插混和純電享有同樣的路權、免稅條件、以舊換新等政策紅利,預計將進一步推動插混滲透率的增長,預計到2030年,插混滲透率將超過35%。
北汽范子柱:政策紅利、油耗要求推動插混及增程快速普及
北汽研發總院混動中心主任兼高效動力部部長范子柱認為:“插混及增程(PHEV/REEV)相較混動汽車(HEV)能享有新能源汽車積分、平均油耗積分、購置稅、車船稅等更多政策優待,全球主要汽車市場對平均油耗要求的日益嚴格也使燃油車市場進一步縮小,插混及增程份額逐漸增加。目前,插混及增程滲透率已由2019年的不足1%增長至2024年(前十個月)的19.6%,接近純電動汽車,產品數量上也呈快速增長態勢。”
一汽韓令海:插混增程快速擴張,紅旗憑借混動平臺推動產品升級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紅旗·鴻鵠混動平臺CEO韓令海在三十一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雙碳目標驅動下的高效內燃機及混合動力系統與智能化”分論壇指出,從市場角度分析,2023年混動車銷量大幅增長,整體銷量較2022年實現翻倍;2024年1-10月銷量已實現2023年銷量的1.5倍,近兩年混動車型在B級和C級市場銷量增長迅猛,尤其是2024年B級車同比增長148%。
韓令海表示,“紅旗通過多次技術迭代,成功打造出覆蓋A-D級車的‘紅旗·鴻鵠’混動平臺,推動紅旗產品全面升級,加速實現新能源躍遷發展。”
長安劉斌:通過不斷優化混動系統,能大幅改善插混/增程能效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動力開發部副總經理劉斌表示:“長安通過對混動系統的技術迭代,實現了子效率系統的提升和對能量的智慧控制,能夠有效提高汽車的熱效率和熱管理效能,優化機械損失控制和軟件策略算法。目前該系統已實現了插混/增程20種工作模式全覆蓋,滿足行駛(驅動+回收)、充放電、駐車及怠速等多場景下的智能能量管理,大幅改善了插混及增程的能量利用效率。”
東風張社民:多模混動系統能夠提供全場景最優性能
東風汽車公司研發總院乘用車動力中心動力總成技術總師張社民認為,隨著混動總成效率提升,HEV/PHEV碳排放降達到與BEV相當程度。張社民表示:“東風開發了全球首個融合‘功率分流+多檔串并聯’的多模混動系統,集合各種混動車型優勢,提供全場景最優性能,通過駐車發電、純電驅動、串聯驅動、發動機直驅(四速)、并聯驅動(四速)、功率分流(雙模)等7大能量管理模式,26種工作模式,覆蓋全場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