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中國一汽宣布,郭永鋒接任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全面負責一汽奧迪在華所有國產及進口車的銷售、售后服務、網絡及品牌營銷工作。
一汽奧迪官方對郭永鋒的介紹,言簡意賅又鏗鏘有力——郭永鋒在中國一汽和一汽-大眾多個領域管理崗位上工作多年,擁有豐富的公司管理、營銷和運營經驗。
從公開履歷看,2020年底,39歲的郭永鋒已經是一汽-大眾副總經理(商務)兼銷售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是一汽-大眾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經管會成員。2022年底,他轉任一汽富華生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全面負責中國一汽生態板塊業務。
此次將他派往奧迪,是中國一汽在奧迪業務遇到重大挑戰的關鍵時刻,針對關鍵任務,高配勇將。這一戰略性果斷調整,可謂臨危受命,更用其所長,充分體現一汽對奧迪品牌在華發展的高度重視。
為何郭永鋒是當前最優解
當下的一汽奧迪,需要的不是修修補補,而是一場更為徹底,面向電動化和直聯用戶的革命,需要能夠彌合傳統與未來、平衡線上與線下、協調中外雙方,并驅動整個龐大體系,向“用戶為中心”轉型的領導者。
郭永鋒的履歷顯示,他幾乎在以上每一個維度都有積累和實踐——能感知市場風向,能高效決策,更能打硬仗惡仗。
2025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電動化+智能化”的價值重估期。高端用戶樂于為不斷進化的智駕、定期迭代的智艙而買單,但傳統豪華品牌仍以燃油車為銷售基盤、以全球市場調度節奏。這不僅加劇供給與需求的錯位,而且進一步侵蝕溢價與渠道,當問題疊加、衰變連鎖,就陷入“終端降價-品牌稀釋-終端再降價”的負向螺旋。
據乘聯會《2025年7月全國乘用車市場深度分析報告》,2025年7月豪華車零售約17萬輛,市場占比9.3%;而2024年同期零售為22萬輛,占比12.5%。另據企業財報,2025年1-6月的中國市場銷量,奧迪28.76萬輛,同比下降10.5%。
一汽奧迪當前的核心困境是:在電動化轉型中趨于落后,銷量被各路競爭對手擠壓;亟需在堅守傳統燃油車陣地的同時,打贏新能源翻身仗。而郭永鋒的復合型履歷、工作經驗和能力優勢,恰如為解決這些問題而備。
此時換帥,絕非按部就班的輪崗,而是希望郭永鋒能迅速出重拳止下跌。他此前在一汽-大眾展現的系統推進能力和高度的執行力,正是當前混亂局面下所急需的“穩定器”和“加速器”。
用一句話概括郭永鋒的工作能力:思路清晰,執行力強,能接得住一汽奧迪三大挑戰。
一汽奧迪三大挑戰
挑戰一:奧迪電動化營銷。
首先郭永鋒有一線操盤大眾品牌ID.系列電動車的完整經驗,深知電動車用戶的消費習慣和與傳統燃油車營銷的差異。這對于推動奧迪Q6 e-tron系列的銷售至關重要,能避免很多從零開始的試錯成本。
另外,一汽奧迪面臨的困境之一,就是傳統經銷商模式在電動車時代面臨的巨大挑戰(庫存、價格戰、用戶體驗割裂)。郭永鋒在一汽富華“全力布局直營渠道”,擁有從0到1建設和管理直營體系的一手經驗,推動數據工具落地,以私域+直播+線索流轉+數字化展廳,協同改善經營指標。同時,他在一汽-大眾期間推行營銷改革,深知傳統經銷商網絡的運作邏輯和痛點。
挑戰二:數字化轉型與用戶直連。
戰略規劃與數字化思維是郭永鋒的核心長項。一汽奧迪啟動的“融合直售”模式(統一平臺、統一價格),本質就是一場深刻的渠道數字化革命。
郭永鋒有中國一汽數字化部的戰略視野,還有在一汽富華親手搭建電商體系、親自下場運營經銷店、開展新媒體營銷的實戰經驗。這讓他成為行業內稀缺的最懂如何“直連用戶”、如何實施高效運營的高管。
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來領導當下這場顛覆傳統營銷的戰役。
挑戰三:To B端到To C端的營銷轉化。
面對需求側重置、供給側滯后、價格戰反噬、渠道效率失衡等一系列挑戰,豪華品牌更需要強化“用戶運營”的思路,通過“數據驅動、直達用戶”啟動一汽奧迪的轉型。
此前負責一汽-大眾銷售業務時,郭永鋒就曾組建用戶運營中心,優化訂單與物流周轉,降低渠道庫存、縮短交付周期。“用戶化運營”的收益絕不只是一次接觸、一次交付,而是要從“以產品/渠道為核心”的營銷邏輯,轉向“以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為核心”的經營邏輯。
在一汽-大眾期間,郭永鋒就主導搭建了全域觸點矩陣,覆蓋ID.Hub小程序、App、公眾號等,全渠道收集客戶意見反饋,及時解決客戶訴求;他還力推傳統展廳進行數字化升級,在核心商圈布局ID-HUB體驗店、快閃店等,增強品牌與用戶的互動頻次與深度。
可以說,數據驅動的底色,就是“用戶思維”。
一汽奧迪能否引領豪華品牌“王者歸來”
8月7日,一汽奧迪Q6L-etron和A5L雙車上市。當錢塘江畔幾十座樓宇燈光秀與星空輝映,當市民中的孩童念出空中無人機變幻出的文字“百年奧迪 王者歸來”時,我們已經期待著豪華汽車市場的王者歸來。
如果說郭永鋒的到來,能夠帶領一汽奧迪破解當下難題,其意義遠不止于奧迪的銷量數字,更將為整個汽車行業提供一個可供借鑒的“奧迪方案”。
真正期待的,是他能通過奧迪的實踐,探索一條屬于傳統豪華品牌的、助力智能電動化轉型的成功路徑,為整個傳統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坐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