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皮卡“乘用化”風潮愈演愈烈,而區別在于,前些年中國皮卡主要是以“乘用化”為方向發生轉變,近來,“電氣化”的皮卡逐漸以更高頻次出現于中國市場,畢竟從“工具車”到可用于家庭游山玩水的“多功能車”,越來越多人開始喜歡皮卡的實用性。
而2025年成都車展正式開幕,作為中國頭部汽車品牌,長安集團旗下多個品牌集體亮相,其中也包含長安獵手。在本屆成都車展上,長安獵手正式上新,推出了“全球首款超級大增程數智皮卡”長安獵手K50,新車官方指導價12.79-19.29萬。
2.0T藍鯨增程器+強動力,克服復雜工況
一般而言,皮卡的使用場景都是在戶外,需要面對較為復雜的路況環境,而強大的性能則是應對一切“艱難”的底氣。
此次長安獵手K50 搭載了最大功率200kW,最大扭矩 470N ·m的電機,0-100km/h快至7.9s,一腳踩下加速踏板,輕快中捎帶點推背感,加上專門開發的一鍵注力模式,除了愉悅駕駛者之外,就算高載荷狀態下需要爬坡,也是輕輕松松。
而作為增程版車型,新車搭載了一臺2.0T 藍鯨發動機當“充電寶”,僅這臺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就有140kW,在此基礎上,即使處于饋電狀態下發動機也能快速補電,確保動力的充沛性,不用擔心高速、爬陡坡等場景會出現動力不足的現象,此外新車綜合續航可達1031km公里。
相較于傳統皮卡,這種新能源皮卡最大的優勢之一便在于“省”,此次新車不僅不用加35 號柴油,基于增程系統簡單的結構,也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保養頻次,且不怕冷不怕凍,進一步強化了極端環境的應對能力。
多變地形靈活應對,戶外生活更豐富
要應對復雜多變的戶外工況,除了強大動力,還需要靈活應變的能力。
在開發長安獵手K50之際,長安獵手充分考慮了戶外行車可能遇到場景。
首先是在底盤方面,采用了雙叉臂前懸+五連桿后懸,使得整車抗側傾能力、濾振能力都得到了優化,面對一些比較極限的駕駛場景,帶來過硬的機械素質,開起來更加平穩安心。
與此同時,安排了抓地能力強悍的AT 全地形越野輪胎,并提供三把鎖+電子限滑,系統性的提升了整車的脫困能力,同時開發了包含雪地、沙地、泥地、蠕行、牽引、越野大師等模式在內的10種駕駛模式,基于此,即使越野經驗相對沒有那么豐富,也不至于在面對復雜路況時一無所措。
此外,無論是露營還是探秘人跡稀少的無人區,提供光照都是很有必要的。此次長安獵手給安排了4 顆逐獵燈光組合,給戶外場景確保了充分的視野,更加安全。而3.3kW 外放電、30kW邊充邊放電功能,也能靈活應對不同的用車需求。加上拖拽能力達2.5 噸的后拖杠,運輸貨物也是輕輕松松。
乘用化打造,更舒適更智能
前面說了,當代皮卡都在按照乘用化的標準進行塑造,而長安獵手K50同樣也有一些“乘用化”的內容。
論舒適,其座椅采用加厚版高檔超纖面料+打孔設計,舒適透氣,后排坐墊加長的基礎上,能夠給雙腿帶來更多的承托力。同時后門/后擋采用防曬隔熱的深色玻璃,還能一定程度上保護隱私安全。
論智能科技,新車搭載了中控大屏+儀表盤的組合,內置豐富的生態功能,支持華為 VR 花瓣導航以及華為 HMS for Car 語音能力,可識別超10種語言,可見即可說,動動嘴就能掌控一切。加上OTA升級,車機內容也是“常用常新”。
當然,科技除了賦能便捷,還能作用于行車安全。
此次新車搭載了集成IACC智能巡航輔助、自動緊急剎車、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在內的多重駕駛輔助功能,可有效防患于未然,且底盤加裝了防護裝置,戶外行駛時遇到陡峭的路面或者碎石路等易刮底盤的路面,也能輕松應對。
寫在最后:當電氣化技術融入,就接觸了“排放”以及“能耗”這一對皮卡桎梏最強的因素,而在當下主流的純電、混動、增程三大新能源技術路線之中,作為沒有續航限制的技術,增程技術是與皮卡最適配的技術路線之一,再加上通過技術的優化,使得長安獵手K50能夠在低電量依然保持個好狀態,論省心好開的新能源皮卡,還得看長安獵手K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