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報道,昨日央視《對話》最新一期欄目上線,對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進行了長達40分鐘的深度訪談。正值鴻蒙5.0(純血鴻蒙)設備數突破1000萬之際,余承東大談鴻蒙“生死線”,回應了“安卓套殼”、“設計不佳”等質疑,還揭密了鴻蒙數年來海量研發投入的具體細節。
余承東稱,外界所說的安卓套殼,其實指的是鴻蒙5.0之前的雙框架,既有鴻蒙也有安卓體系,這主要是為了降低應用開發者的遷移工作量,鴻蒙5.0及以后的應用都將是“重新開發”的。至于設計、使用體驗等,他稱卡頓、閃退等問題會在迭代中迅速解決,而設計的變更經過了人因研究,“一定是新的設計會比老的設計更好”,否則去修改“就是傻”,消費者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訪談中,余承東透露,近幾年,華為向鴻蒙每年投入的研發人員達10000多人,總研發投入數百億,開發的代碼已有1.3億行。他們還將代碼“包產到戶”,每一個模塊,每一個開發接口都有對應的負責人。目前,鴻蒙的缺點在于構建生態,但與安卓相對“陳舊”的系統相比,“鴻蒙內核的先進性是領先于這個時代的”,鴻蒙架構面向未來,歷史包袱較少。
余承東說,華為被制裁的6年多時間里,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刻”。制裁后,華為手機的出貨量跌落到一年2000多萬臺,不到過去1個月的發貨量。
余承東還回應了針對他個人的部分爭議,他稱自己說話“不是很嚴謹”,一不留神就上熱搜了,這其實不是他的風格,“其實遙遙領先這種話我是講得非常少……因為只有我們真正做到了,我們才能說。”
在訪談的尾聲,余承東喊出了操作系統三分天下,其一必有鴻蒙的口號,他希望與中國的應用廠商一起出海,用單框架鴻蒙搭載中國應用,走向世界。
這場采訪錄制于7月30日,由于篇幅所限,智東西省略了部分非余承東的嘉賓評論內容,以下是對訪談中精彩部分的整理:
一、鴻蒙已經過了1000萬設備“生死線”
主持人:今天我的這位對話嘉賓,大家對他一定不陌生。因為大家都說他自帶熱搜體質,和他相關的大事小情常常都能上熱搜,很多熱搜與車有關,與其他企業家有關。余總,身后這么多的熱搜,哪些曾經讓你睡不著覺。
余承東:還好。我有時候說話不是很嚴謹,看到事情的時候有點憤青,容易去說一些話。可能一不留神就上熱搜了,不是我的風格。
主持人:一不留神上熱搜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余承東:可能有一些話說的時候沒想得那么多,但是也沒想到會成為大家的關注點。
主持人:也說明大家對華為本身,對余承東本人有特別多的關心。今天您特別想和大家聊的話題是鴻蒙操作系統,鴻蒙生態。為什么這個事兒會讓您如此的關注?
余承東:今天(7月30日)正好是單框架的鴻蒙,也就是鴻蒙5.0終端數量突破1000萬的這樣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主持人:怎么來理解這個歷史性時刻的重要性?
余承東:從計算機出現以來,芯片、操作系統主要是以美國為主的。在其他國家很多在這個領域嘗試過,但沒有取得成功。
操作系統和芯片是電子信息時代最重要的基石。鴻蒙是我們第一個有希望在端側,在全世界除蘋果、谷歌和微軟的操作系統以外,能夠走出來一個來自于中國的世界級操作系統。
2019年我們推出了第一個版本,用在我們的智能電視(華為智慧屏)上,受到了很好的反響。2020年我們的2.0版本推出,就用在手機上了,后續又推出了鴻蒙3.0、鴻蒙4.0,登上了更多的華為設備,支持多設備的協同投屏,連接能力還有AI能力不斷增強。
主持人:請您用一句話來描述5.0和前面的1.0、2.0、3.0、4.0的區別。
余承東:最大的區別就是,鴻蒙5.0之前采用的是安卓體系的內核,來支撐應用。我們是雙框架的體系,既有鴻蒙的體系又有安卓的體系。應用還是過去安卓的應用,在我們的鴻蒙操作系統跑,因為我們同時支撐了雙棧。
但是到鴻蒙5.0開始,我們所有的應用就重新寫,重新遷移,遷移到鴻蒙操作系統來,基于鴻蒙操作系統的內核、文件、外核、文件系統、圖像引擎等等一整套。應用下面的土壤變成了鴻蒙5.0,是我們自己的鴻蒙生態,所有的應用重新寫。
主持人:基于原有土壤的一次新的出發。
余承東:現在的鴻蒙5.0及以后的手機上的應用,都是我們重新開發的應用,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這幾個月時間里,我們已經發展了超過1000多萬用戶,有1000萬用戶能夠愿意用,基本上我們過了鴻蒙單框架、鴻蒙生態的一個生死線。所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歷史時刻。
二、制裁后華為出貨量不如巔峰期1個月,不經常提“遙遙領先”
主持人:這么重要的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發現你反而比之前好像低調了不少。因為之前在宣傳其他的產品或者是功能的時候,像你的著名的語言“遙遙領先”、“強得飛起”,這些都是必備語句。
但是在這次越過生死線迎來1000萬用戶的時候,只是在微博上發了一個說我們會抽獎,抽100臺華為手機。這是刻意而為之的低調,還是說你打算跟原來的高調決裂了?
余承東:其實遙遙領先這種話我是講得非常少。在過去十幾年,我管華為的終端發布產品,有時候在某一個領域確實取得了非常大的領先的時候,我可能會蹦出這樣的詞。
華為被制裁的6年多時間里,我們可以說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刻,過去我們1年的手機發貨量在2.4億臺、2.5億臺,1個月的發貨量最少2000多萬臺,高的話一個月3000多萬臺。制裁之后,我們曾經跌落到什么困難的程度?一年的發貨量才2000多萬臺手機,就不到過去1個月的發貨量。
重返市場以后,大家給了我們很多信心。所以遙遙領先這個詞被大家組合在一起,結果成了這個熱詞,我們還沒有經常去說這樣遙遙領先的話,因為只有我們真正做到了,我們才能說。
但是在做生態這個領域真的非常不容易。我這次突破我覺得是一個真的發自內心的感激。因為我們突破1000萬臺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生死線我們過了,后面我們還要發展的更好。這時候還需要跟我們的應用開發合作伙伴們一起來攻堅。
主持人:可能對于你的生態伙伴來說,他們對于鴻蒙的了解那是專業級別的。但是對于我們的普通用戶來說,對鴻蒙的了解似乎中間還有一道鴻溝。我們期待今天通過咱倆的對話,讓這個鴻溝不斷的消弭。
余承東:華為在操作系統的研發從2012年就開始了。鴻蒙是我們注冊的操作系統內核品牌名稱。鴻蒙也預示著中華文化的萬物初開,英文名是我取的,我把它取名叫Harmony OS。
我們希望這個操作系統能夠在進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時代后,讓世界更加和諧,更加互聯。真正把鴻蒙這個操作系統準備投作商用,是2019年宣布的。2019年8月份到現在為止,正好是有6年時間了。
其實原來我們也沒有想到哪一天能把操作系統走向真正的商用,因為操作系統走向商用的難度很大,因為它構筑生態體系也很難。但是2019年5月16號美國制裁以后,發現一夜之間在中國之外,華為的手機都已經無法上市了。因為谷歌GMS認證不給,我們發現這個操作系統還是隨時可以卡掉的。
因此我們看到了操作系統還是涉及到供應鏈安全的問題,將來長期發展的安全問題。操作系統里面也涉及到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底層安全架構?無論是Windows還是Mac電腦都是來自于美國的,安卓和蘋果的iOS都是來自于美國的。這樣的情況下,在信息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級的安全,還是掌握在別人手里。
咱們國家需要一個領先的操作系統,這也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因此我們做了一個決定,我們把以前研究、預研的鴻蒙操作系統投入商用。
三、鴻蒙研發人員超萬人,每段代碼“責任到人”
主持人:鴻蒙系統的研發,剛才您提到了它特別難,當然我們也知道它一定是特別貴。你可不可以透露一下,要做這樣的一個系統的研發,我們從一開始到現在到底花了多少錢?
余承東:這個費用非常高,每年可能研發人員都超過一萬多人,這種研發也持續了六年了,研發費用有幾百億。應該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我們開發的代碼已經有1.3億行。
主持人:你以前是特別擅長用自己的產品為華為掙錢。這次是花了大筆的錢,在華為的這件事兒上,網友都替你操心,這得賣多少輛車,賣多少部手機才能支撐起你的這個花費。
余承東:投入都是非常非常值得的,對我們華為自己一家企業投入很大,但是對國家,我就認為這是解決中國所有的智能終端,所有的機器設備,將來用一套鴻蒙操作系統,能解決所有的端側類操作系統的問題,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比如說POS機、礦山的小機器、傳感器等,過去都有不同的操作系統。現在我們的鴻蒙操作系統能跑在不同處理能力的設備上去,處理能力強的、處理能力弱的、內存大的、內存小的,都能夠運行我們的鴻蒙操作系統。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跨越。
主持人:可以讓我們看出鴻蒙的追求和野心。全場景全國產化的基礎設施是一種冒險,還是一種篤定?
余承東: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冒險,但為什么也比較篤定呢?因為我們有很強的技術研發投入。在操作系統內核,我們就做了自己的創新,以微內核的架構支持了形式化驗證,帶來了更高的安全性。
鴻蒙內核的先進性是領先于這個時代的,大家也在做,但他們還沒有來得及投入商用,我們率先使用新技術,能跨越一代來做操作系統,是非常非常領先的。
主持人:最初準備做鴻蒙操作系統的時候,我們有什么?我們又缺什么。
余承東:支撐我們這個操作系統的開發語言、編程工具、編譯器,這些所有東西過去都是美國公司做的。現在我們在鴻蒙操作系統配套,我們把這些工具都做了,按新一代的設計標準,面向下一代來設計的。
我們要做這樣的開發,需要為開發者提供強大的支撐能力,包括我們的SDK。今天我們把這些能力做出來以后,開發者能夠很方便地嫁接過來,這一點是難度最大的。
大量應用開發者已經習慣了安卓、蘋果或微軟體系的開發模式。遷移到新平臺后,他們需要重新熟悉開發語言和工具。為此,我們在開發環境、工具和平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主持人:這些巨大的工作當中,我給大家舉一個小例子。這是我在準備這期節目的過程當中看到的一段文字。單框架從設立之初就定下規則,每段代碼都要有“田主”看護,從生到死,像是改革開放之后的包產到戶。真的想了很多的辦法。
余承東:我們確實責任到人了。每一個模塊,每一個開發的接口,我們都是有分工。以前我們做華為終端公司、華為消費者業務,構筑面向消費者的能力。
今天我們要構筑一個什么能力呢?面向開發者的能力,更好地服務開發者,支撐開發者的能力。我們有支撐團隊,有專門的技術接口,對接接口,出現什么問題我們快速定位,快速解決。
四、鴻蒙系統歷史負擔少,正面回應“安卓套殼”質疑
主持人:并不是所有的業界人士都像你一樣如此充滿信心。他們會舉出例子說,你看谷歌那么牛,他們深耕安卓系統這么多年,操作系統也就是做到了現在的這個樣子。鴻蒙想要做的更好,想要打造一個全場景的基礎設施,難道我們真的比谷歌要牛很多嗎?所以你可以在現場來批駁一下他們的這種不自信。
余承東:因為安卓操作系統開發得比較久,他是一直在累積過來的。優點就是它自身的幾十億用戶,這是他的優勢。但是他們的缺點就是,這么多年堆積的架構、各個體系也會越來越陳舊了。
我們的缺點就是我們重新打造這個生態難,但是我們的操作系統重新設計了架構,少了一些歷史的負擔,可以面向未來,設計得更先進。我們拋棄了歷史的包袱,輕裝上陣,敢于用新的技術,敢于用新的能力來構建,這是后來者的一個好處。
主持人:但這兒我就有一個好奇,我們有這么多的領先,這么多的創新,為什么還有人說我們的系統是安卓套殼?
余承東:其實是我們保持了兩個棧的支持,一個我們鴻蒙的這個體系,同時又實施安卓體系,所以我們叫雙框架。
那個時候考慮到應用開發者遷移工作量很大,我們當時還是讓鴻蒙可以運行安卓的應用,有些人會理解成套殼。
但是鴻蒙5.0上的應用,今年華為發布的所有新手機,鴻蒙5.0以后的應用,全是我們鴻蒙重新開發的應用。
主持人:回望這過去的六年,我想這僅僅是我們的上半場。也許從我們突破1000萬用戶開始,我們進入到了下半場,從活下來進入到構建生態。說到生態,它的確不僅僅需要實力,更需要耐力。
余承東:開發操作系統難,做一個操作系統的生態就更難。應用生態遷移過來是海量的工作量,就大家愿不愿意干,愿不愿意快速的遷移過來,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了。
能不能取得成功,是有很大的爭議的。過去微軟的Windows很成功,但Windows Phone失敗了。黑莓也失敗了,Sailfish也失敗了,三星做的Bada操作系統也失敗了,很多失敗的案例。
iOS和谷歌的安卓都經過了一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他們的生態的積累得很豐富,積累了幾十萬、上百萬個應用。我們要做一個新的生態,基于鴻蒙單框架構筑全新的應用生態,這是很難度很大的。
所有的應用要重新遷移過來,有的很多應用要修改和重寫,生態開發的工作量非常巨大。沒有人相信能真正能取得成功。今年我就做了一個決策,我冒險在Pura X上(“闊折疊”手機)使用我們的鴻蒙5.0,第一個走向商用,就不再有雙框架的鴻蒙了,不再有安卓的應用,全是鴻蒙應用,做了一次冒險。
用上以后,剛開始有些人發現,微信的功能還不全,抖音的功能不全,還是有一些抱怨的。迭代以后,慢慢都完善起來了,而且發現還有很多增強的功能,體驗越來越好。這是一個過程。
在發展生態的過程中,這是我們心里最大的挑戰:如果我們發布這款手機,假設失敗了,那后面大家都沒信心了,不再給你開發了。
五、合作伙伴早期也有遲疑,華為員工駐場輔助開發
主持人:你今天在現場請來了這么多的合作伙伴,我特別想問你們一個共同的問題。為什么最初會選擇和鴻蒙合作?
劉納宇(騰訊鴻蒙產品研發代表):剛剛切換到鴻蒙系統時,我們面臨的首先是未知,其次即便開始做了以后,可能短期之內用戶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在這個過程之中,為了讓工程師愿意投入到鴻蒙的開發過程之中,我們也是下了很多的功夫。
華為做的事情是我們認可的事情,比如說,保障我們的底層的安全,是我們作為這個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我們共同面對的一個命題。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騰訊也愿意投入到鴻蒙的研發中來。
再者就是,華為在過去的數據是有目共睹的,他們決定去做鴻蒙的時候,我們是能看到投入和產出的預期。對我們生態合作伙伴來講說,有這么大的一塊土壤,用戶有需求,在這個時候需要我們一起來共建。騰訊是很有決心去跟鴻蒙共建生態的。
主持人:阿里也是鴻蒙生態體系當中的一員。
儒軒(阿里集團淘天鴻蒙合作代表):我們在開始使用鴻蒙時候也有遲疑。這個系統新出來以后,我們也不知道它未來能走多遠,我也不知道這個能做多大。我們為此項目投入了一百多人的團隊去做這件事兒。
但是投入以后不知道收益能不能達到,從商業平衡角度來講的話,可能是有一定的遲疑。隨著跟鴻蒙同學不斷的溝通之中,我看到他們的決心,引起我們的共振,讓我們也更有決心去投入這件事兒。
我們會后面也會長期去考慮,把它做一個長期的投入,與鴻蒙的小伙伴們一起把用戶體驗做得更好。我們的適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到7月底為止,我們對鴻蒙的適配度已經達到92%以上。估計到9月30號,我們整個淘天集團,包括淘寶、天貓、閑魚、1688,所有這些App能做到100%的適配,這是我們的決心。
主持人:感覺像是給余總送了一個大禮包,他笑得特別開心。
余承東:我們看到功能適配、完善度是越來越高。我們預計到今年9月底,跟蘋果和安卓十幾年開發出來的功能完備度,能夠基本拉齊。
夏虞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OpenHarmony技術俱樂部主任):我們其實也親身地投入到了這場戰役中去。當時在生態開發的過程中,華為動用了非常多的人力,直接到應用廠商那里去駐場開發。他們投入的人力如此之多,以至于沒人了。
于是我們高校的開源鴻蒙俱樂部也投入了學生力量。讓學生直接進入到應用的場地,直接進行開發。比如我們同學就直接進入到了杭州的釘釘總部,幫他們一起做釘釘的鴻蒙適配,并且做性能的調優。我們相信這只是一個縮影,有更多的人在背后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鄧慶旭(新浪財經CEO):我們也是開發者,新浪財經是最早進入鴻蒙系統生態體系的金融信息服務的開發者。我們現在適配了90%的功能,2024年就有8個華為研發人員在我那兒待了半年。
我覺得華為為鴻蒙生態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們是個垂類的產品,不像他們是全應用的,都已經有八個人待半年了。這一條路我們回頭再看,對中國的意義在什么地方呢?我們不僅是讓我們國家不被卡脖子,其實也站在新的彎道超車的起點上。
做操作系統其實是很難的。歷史上的操作系統都有一條微笑曲線,一開始看起來對它無感,再到痛苦,然后微笑曲線逐漸形成的過程。回望那些成熟的系統,它第一天出現的時候都非常艱難。
比如說蘋果的系統,蘋果出生在一個什么樣的年代里面?蘋果出生在諾基亞如日中天的年代里面。諾基亞當時手機是E71,E71待機時間是3到5天,但蘋果初代的手機只有一天。甚至不能發中文短信,不能識別中文通訊錄。
我覺得華為鴻蒙在操作系統更加完善的今天,能走今天這條路,其實是一個非常堅定的抉擇和痛苦的過程。但是現在回頭來看,這個痛苦的過程正在出現一些回報。
就我們新浪財經的數據而言,八個月里增長了七倍,這是一個什么概念?我們也想到,好多外國的軟件,它一開始不適配華為。但是你想想,如果是這樣一個用戶快速增長的操作系統,海外軟件他不會放棄的。
這也給我們中國的開發商一個機會。為什么我們不能有自己的Photoshop?我們的開發者一樣很優秀。我覺得我們一定會走出一條所有操作系統,所有這些技術都走過的一條微笑曲線。
楊立鵬(鐵路12306科創中心技術部總經理):我是12306的代表。我們跟華為之間有比較長久、良好的合作關系。作為中國鐵路官方的應用,而且是出行領域的國家隊應用,我們覺得有責任、有義務加入鴻蒙生態,支持鴻蒙生態的完善。鴻蒙系統的用戶,也是我們鐵路出行的旅客,我們是一定要服務好的。
在這個過程中,也非常感謝華為的團隊,給予了我們支撐和支持,我們也感受到華為在這方面的戰斗力、執行力,有著堅定的信心。我們愿意跟伙伴共同投入,合作共贏。
我們最近也是跟鴻蒙團隊一起推出了實況窗的服務,能夠支撐旅客實時接收列車晚點、檢票口變更的信息,大幅提高旅客的出行體驗,也是鴻蒙特有的一個功能。
余承東:實況窗的功能真的非常好用。航旅縱橫,還有12306的列車時刻、座位,所有的信息都在實況窗顯示,不用再點進去了,非常好用。
主持人:現在你的生態伙伴肯定不止他們幾位,還有哪些重要的伙伴,也給鴻蒙投了信任票。
余承東:字節系的今日頭條、抖音,都是最國民級的應用,海量的應用。我們感謝中國科技企業這一次的集體的沖鋒,來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特別感謝大家。
六、余承東:操作系統三分天下,其一必有鴻蒙
主持人:從你們的合作角度來看,現在有沒有什么要求要向余總提出來。比如說哪個項目現在進展還不夠快,哪個目標現在還沒有達成。
儒軒:我想提一個小的建議。我們淘寶生態不光關系到自己的內部體系,還關系到支付環節、分享環節。
這與其他的鴻蒙生態伙伴是有關聯性的,能不能通過華為鴻蒙的同學把關聯性給串起來,讓我們更好地滿足用戶體驗。
余承東:對的,我們在做這方面的工作,讓貫穿生態打通。我認為這是未來AI時代非常重要的能力,往往一件事情就需要多個應用協同,才能完成任務。
華為為了支持應用開發者,今年投入了近百億的資金,等效的資金來支持,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支持,幫助開發者遷移到單框架的鴻蒙生態上來。
同時我們給用戶也提供了福利,比如使用鴻蒙日日新的紅包,手機用戶最多可以領到1000塊錢的紅包,非常有誠意的。
主持人:大家不要錯過現場辦公的這份誠意。納宇,在你們的適配過程當中,有存在什么樣的一些障礙或者是不足嗎?
劉納宇:我給華為想到了一個上熱搜的關鍵詞,就叫“鴻蒙聽勸”。像余總剛才說的,鴻蒙的開發和安卓、iOS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前期開發是我們開發人員,對著華為給的文檔一條一條地看,一條一條地寫。過程之中,我們作為開發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反饋給了鴻蒙這邊,鴻蒙再去迭代。“聽勸”這一點是我們在合作的過程之中,覺得非常好的感受。
我來之前也是想要問余總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用戶是1000萬,但是對比iOS和安卓的用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開發者可能也會考慮投入產出比,開發鴻蒙應用,安卓和iOS的代碼是完全無法復制過來的,很多的人力投入,我們要如何實現更好的投入產出比呢?
余承東:你說鴻蒙聽勸,我們是絕對聽勸的,把大家的期待都變成美好的體驗。我們發現問題,迅速改進,把便利帶給大家。大家使用鴻蒙的時候,如果遇到問題,不怕去問一問。
對于生態開發來說,鴻蒙操作系統和鴻蒙生態將來是巨大的沃土。我們第100萬用戶發展的時候,用了好幾個月,因為我們考慮體驗不夠完善。
但上到1000萬用戶,很短的時間爆到1000萬,然后下面就上了幾千萬,更短的時間。它是非線性的、加速度的提升。
智能硬件、智能機器設備有幾十億、幾百億、幾千億的這種設備,將來都會跑鴻蒙操作系統。大家看到礦山里有礦山鴻蒙,他們把它叫做“礦鴻”;教育行業有教育鴻蒙;醫療行業的醫療設備上用鴻蒙操作系統;發到天上的航天衛星上,都跑了我們的鴻蒙操作系統。
因為我們把操作系統開源了,就會基于鴻蒙操作系統,發展出無數的這種可能,不僅限于華為賣出去的那些終端。開發的應用能在各種設備間無縫地輕松運行。開發的價值在于,一次開發,多端適配,多端部署的能力,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支持我們的開發者在華為鴻蒙這個生態上,能夠開發應用并賺到錢。
我們從中國出發,將來也會走向全球,也會成為全球三分天下,必有其一——鴻蒙。
七、新設計一定比老設計好,消費者有適應過程
主持人:我發現余總很喜歡聽勸這個詞,所以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們接下來展開一個小小的聽勸大會。
夏虞斌:現在一個非常大的趨勢是AI,我們特別希望能夠讓鴻蒙把AI能力全面開放,讓更多的人能夠去參與到AI在鴻蒙上的建設過程中來。
我們其實在積極推動Open Harmony開源鴻蒙的Agent、AI模型這方面的整體建設。尤其是像手機上面各種加速器,各種底層的能力。
余承東:我們正在做這個事,加緊在做。華為很明確,我們的產品是走向世界的,不僅僅只是中國的,因為華為一直是在全球做生意的一個公司。
主持人:我們不妨來看一看一些網友的觀點。一個是設計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操作方面的問題,操作繁瑣,功能閹割明顯,還有安裝問題。還有人華為只寵新用戶,同時,應用多了,但是能用的沒幾個。也有人反應,某社交App數據丟失,閃退,無法保證辦公的基本需求。再來還有性能問題,耗電快、充電慢、卡頓。
余承東:閃退、卡頓等問題,可能是這個App剛出來,可能有些場景下有問題。但是很快一個星期后的版本迭代,問題就解決了。
我也給大家做個廣告,小藝輸入法非常好用,AI語音輸入。我告訴你一個小秘訣,我天天在開車,你看我發的那些文字,我都直接語音轉文字,識別率很高,轉文字轉很準確,只需要少量的修改。
比如表情包的功能,最近我們剛剛加上去了,很多功能陸陸續續都有了。微信無法位置共享,他們正在做,很快就要上線了。
主持人:那有什么到目前為止還難以解決的嗎?
余承東:有一些是適應的問題,比如通知欄、導航欄等,其實用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更好用。
我們設計要做變更,一定做過人因的研究,一定是新的設計會比老的設計更好,我們才改。否則我們去改它就是傻,消費者可能有一個適應過程。
還有大家說2019年買的華為手機,還不能升級鴻蒙5.0。一些老的手機我們做了計劃,針對華為存量的2億、3億臺的用戶的手機,我們陸陸續續會開放給大家進行升級。升級以后你會發現性能更流暢了,更絲滑了,體驗更好了。
別著急,多用一段時間,會發現我們還有很多優點,有些東西我們做了體驗的改進和增強。以前安卓的一些應用廣告很多,像牛皮膏藥一樣,不停彈出廣告彈窗。鴻蒙大幅度減少騷擾用戶的行為,界面更加簡潔了。
我們有優點,也有在走向成熟過程中還不完善的功能的一些缺陷。我們發布的鴻蒙電腦也是這樣的,剛開始有些功能、有些應用都還沒有,就很快就有了。
(此處省略3分鐘鴻蒙折疊電腦操作講解及展示環節)
八、與中國應用協作出海,單框架鴻蒙會走向世界
主持人:對于萬里長征第一步而言,我們前路漫漫還有很多需要突破的。比如說從市場占有率來說,我們看到的統計是這樣的:目前鴻蒙國內市場份額達到了19%,超過了iOS,但是在全球范圍來看,這個數字的比例是4%。
有些人擔心,其實安卓和iOS可能已經形成了閉環,我們未來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上的突破就難上加難了。你怎么看我們前行路上的困難?
余承東:我們前行路上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困難,尤其生態開發,尤其走向國外,很多應用還是美國的應用,美國那幾個主流應用,主導海外應用市場。
但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來自中國的應用也開始主導海外市場。比如TikTok、拼多多海外版等。未來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中國的主流應用,今后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出海,從中國的走向世界的。我們伴隨著大家一起出海,單框架的鴻蒙搭載我們中國的應用,走向世界。
美國沒有制裁之前,華為終端市場份額曾經超越蘋果和三星,做到了市場份額的第一。剛做了兩個季度,因為制裁之后芯片生產的原因,沒有發貨的原因就下來了。
將來我們芯片的產能上來,我們生態體系逐步走向完善。有可能鴻蒙不僅成為中國的一個主力的操作系統和生態,也成為全球的主力操作系統和生態。我覺得這也是我們最大的一個動力。華為終端的這個品牌口號是Make it Possible,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精神,我們一定會有那么一天的。